可骑游、露营、遛娃……通州上线57个市级公园导览地图
可骑游、露营、遛娃……通州上线57个市级公园导览地图
可骑游、露营、遛娃……通州上线57个市级公园导览地图
在北京市气象局,有(yǒu)一面墙记录着国债项目年度和(hé)月度的进展与计划,绿色、黄色(huángsè)和红色标记分别显示项目完成、计划推进和需重点关注情况。
“这是红绿灯预警机制,直观地提醒我们项目进行到哪一步,还有哪些要大力推进。”北京市气象局重点项目(zhòngdiǎnxiàngmù)办公室成员范雪波介绍(jièshào)。
在“23·7”极端强降水之后,从项目(xiàngmù)可研到获批立项,从设备(shèbèi)采购(cǎigòu)到开工建设,北京市气象局获批的增发国债项目有序推进。如今,一项项建设成果正逐步在实际工作中落地应用,这面墙上点亮的“绿灯”也越来越(yuèláiyuè)多。
下好先手棋(xiānshǒuqí) 跑出加速度
2024年3月(yuè)6日上午,北京市“23·7”重受灾地区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chóngjiàn)工程、“23·7”非重受灾地区气象台站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分别完成首批设备交付,正式开工建设(jiànshè)。半个月后,首都精准天气预报服务等三个项目也(yě)紧锣密鼓启动建设。
“全部项目(xiàngmù)均于2024年3月底前(qián)实现开工,特别是重受灾地区111个损毁气象站2024年汛期前完成全部重建(chóngjiàn)修复。”范雪波说。
开工“提前量”的取得,离不开科学完备(wánbèi)的管理工作机制——
局领导牵头对接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健全建设实施、变更管理、资金支付、履约(lǚyuē)评价等9项制度,确保项目(xiàngmù)质量(zhìliàng)符合预期目标与安全管理要求;用好绿色审批通道工作机制,采取多线程并行的工作方式,完成(wánchéng)初步设计、评审、设备采购等工作;建立7项国债项目专项管理机制,推行(tuīxíng)周例会、月调度。
新增的地基遥感垂直设备——激光测风仪 图片来源:北京市气象局(qìxiàngjú)
“我们还抽调骨干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让基层业务人员(yèwùrényuán),特别是年轻的(de)业务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réncái)基础。”北京市气象局计财处处长徐绍林说。
截至今年5月底(yuèdǐ),通过国债项目建设,北京市气象局累计完成4181台套设备安装建设,高密度监测站网建设效益初显(chūxiǎn);7个(gè)应用软件系统开展试运行。
织密(zhīmì)监测网 筑牢防护墙
在首都关键区域气象服务保障中心业务平台前,值班人员正(zhèng)查看(chákàn)最新时次的铁塔气象站数据。“铁塔气象站逐分钟更新的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等天气要素,是开展(kāizhǎn)实况服务的重要依据之一。”首都关键区域气象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乔媛介绍,“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lìyòng)这些数据对微尺度模式预报(yùbào)效果进行检验,进一步提升预报准确率。”
铁塔气象站 图片来源(láiyuán):北京市气象局
2024年12月2日,北京市气象局依托国债项目建设的(de)2372个铁塔气象站全量交付(jiāofù)并顺利(shùnlì)竣工。建成(jiànchéng)后,北京市近地面气象监测站网间距提升至2.2公里,首都功能核心区接近500米,达到全国领先。
“铁塔(tiětǎ)(tiětǎ)气象站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与北京市气象局共享(gòngxiǎng)站址(zhànzhǐ)资源,在铁塔上挂载风向风速、温湿度、能见度等不同气象探测设备,是全市域首创的通信铁塔共享建站。”北京铁塔行业拓展部总经理崔毅介绍,铁塔气象站探测到的数据实时(shíshí)同步至气象业务系统,为构建复杂地形下多维气象综合观测技术体系打下基础。
以“提升站网密度构筑高影响天气三维(sānwéi)立体监测网”为目标,北京市气象局还新增(xīnzēng)地基遥感垂直(chuízhí)设备80部,全市垂直观测站网的水平分辨率显著提高,可实现对流层以下风、温、湿、水凝物、气溶胶等5要素垂直分辨率达百米级(jí)的实时观测。目前,新型观测数据已融入睿思“百米级分钟级”短临集成预报系统,为构建三维数字孪生(luánshēng)大气提供坚实(jiānshí)数据支撑。
实战(shízhàn)验成效 智慧保民生
4月11日傍晚至14日,北京出现极端大风天气。10日10时(shí)30分,北京市气象局提前38小时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在房山区应急(yìngjí)指挥(zhǐhuī)中心,大屏幕上(shàng)实时显示学校、景区等重要场景,风力、风向等天气实况(shíkuàng)数据叠加在上面,区应急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查看、快速调度。
“依托国债项目,我们建设了具备气象站网数据、预报制作、预警(yùjǐng)信息发布等功能的(de)房山区(fángshānqū)(fángshānq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有效提升服务效率。”房山区气象局副局长(fùjúzhǎng)赵松介绍,在此次大风天气过程中,区气象局实时汇总全区气象数据,精准捕捉风力变化指标,第一时间生成极端天气的动态图谱;房山区应急指挥中心将(jiāng)实时监测数据(jiāncèshùjù)转化为可视化指挥方案,实现快速调度;“房山天气”APP则成为决策用户的“移动指挥舱”,全区决策用户可通过小屏实时调取加密气象数据。
此外,以服务需求(xūqiú)为导向,北京市气象局打造了高精数值预报支撑(zhīchēng)系统、精准天气预报预警系统、精细化多端服务平台等5个业务系统,实现智慧(zhìhuì)气象保民生。
作者:叶芳璐 张云轩(李杰(lǐjié)、缪宇鹏、刘亚楠对本文有贡献)


下好先手棋(xiānshǒuqí) 跑出加速度

新增的地基遥感垂直设备——激光测风仪 图片来源:北京市气象局(qìxiàngjú)
在首都关键区域气象服务保障中心业务平台前,值班人员正(zhèng)查看(chákàn)最新时次的铁塔气象站数据。“铁塔气象站逐分钟更新的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等天气要素,是开展(kāizhǎn)实况服务的重要依据之一。”首都关键区域气象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乔媛介绍,“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lìyòng)这些数据对微尺度模式预报(yùbào)效果进行检验,进一步提升预报准确率。”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